6月5日上午,在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的研發實驗室內,來自江蘇乾合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正用網絡分析儀對一款射頻前端芯片新品進行電性能測試,確保芯片為客戶提供更穩定的信號接收強度。該企業運營總監潘浩介紹,射頻前端芯片是無線通信設備實現信號收發的核心模塊。乾合微近幾年陸續推出30余款射頻開關、低噪聲放大器和射頻前端接收模組等產品,實現產品快速迭代升級和極致的性價比,相關芯片性能已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一家射頻前端設計公司,乾合微秉承扎根消費電子、立足工業電子、開拓汽車電子的理念,深耕射頻硅基半導體設計領域的基本盤,產品逐漸覆蓋了展訊、聯芯、中興微等目前市場主流的各種手機平臺及無線通信平臺,年銷售額實現50%的增長。截至目前,乾合微已累計申請35項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半數已獲授權。潘浩認為,企業快速發展的背后,與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的鼎力扶持密不可分。“從提供多間辦公室的使用場地,到大量集成電路儀器儀表設備的分享,再到各種政策的補貼,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在軟硬件等方面為企業開展業務帶來了便捷,促進了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讓乾合微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和更高的平臺展現企業風采、實現企業價值。”
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由江陰市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聯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共同投資建設,是一座集成電路設計、人工智能、傳感器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與產業孵化培育平臺。該創新中心成立以來,已累計吸引20家集成電路鏈上企業落地江陰,不斷為江陰集成電路產業鏈集群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科創載體是實現創新成果孵化、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平臺。近年來,江陰根據“345”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求,圍繞產業鏈積極布局創新鏈,推進孵化器、加速器、科技產業園等各類科創載體建設和布局,加快實施高水平科技攻堅、推進高效能成果轉化、培育高層次人才隊伍,助推江陰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江陰武漢大學長三角科創中心大力推動武漢大學科技、人才、項目資源與江陰企業資本、需求、市場有效對接,首批10個重點項目已落地,讓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躍上“生產線”;江陰市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圍繞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等領域,為江陰一大批企業“智改數轉”、機器人應用等提供咨詢診斷、交流對接、項目實施等服務;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依托南理工江陰校區科研創新平臺,重點打造以工業互聯網為主導產業的一流數字創新社區,目前已吸引11個數字經濟類項目入駐……伴隨著江陰科創載體積極發揮招才引智、成果孵化的作用,江陰產業創新之花正競相綻放。
持續的產業創新離不開更多一流載體的加持賦能。2023年,江陰將緊緊圍繞加快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科創中心的目標,充分依托國內外高??蒲性核椭攸c科技企業優勢資源,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積極引進共建一批、優化提升一批、整合組建一批科創載體,確保全年開工建設科創載體100萬平方米,建成投用超80萬平方米,為科創江陰建設提供更多發展后勁。